淮安公推“十大不文明行为”社会反响如潮
2011-03-28
浏览次
有向公交车外抛纸杯习惯的陈女士说:本来习以为常,但看到“展示”里“有从车内向外吐痰、抛掷杂物”这一项我脸红了!
“我们的电话一直没停过,信箱满满的”。活动举办方之一淮安市城管局局长张冬来说。评选“十大不文明行为”的公告和调查问卷一发出,引来40余万市民参与,用电话、用鼠标、用信件、用帖子,表达对这个城市的期盼。
1月3日,长安社区、运东村、钵池山等4个小区因脏乱差而上报纸电视。“亲戚朋友看后纷纷打来‘祝贺’电话,说你们上电视了”。长安社区负责人说,从居民到社区责任人,大家几天抬不起头。3月里,爱民路、新新家园社区等第二批最差单位上榜。淮安市城管局副局长周耀清说,今后全市每月都要评出“最差社区”“最差工地”“最差路段”并公开曝光,整改到位才能摘帽。
“讨伐不文明,大家齐上阵!”舆论重压下大家纷纷自查互查,同身边陋习作战。从人到街道,不到3个月,整个城市如同春雨后的山林,焕然一新。
不仅是淮安,从东部的常州到南部的广州,从中部的长沙到西部的成都、北部的沈阳,各地曝光陋习,向不文明行为宣战。
“这是一个社会、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”。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说,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,随地吐痰、大声喧哗,诸如此类,过去尚可被认为是个人小节,现在却往往成为影响整个城市形象的短板。”对此,淮安市文明办主任管曙光深有感触。去年,中央媒体一部门负责人的母亲回淮安探亲搭出租车,司机飞快连闯几个红灯,家没回成吓得心脏病复发。回京后老人家投书当地领导讲述这惊心动魄的回乡一幕。“如是投资商遇到这么一回,还肯来第二次?”老人家问。
评选“不文明”多数人表示支持。淮安网友“看路”说,“每人都希望自己的城市漂亮而绅士,看人家新加坡、大连,名字就是一张响亮的名片,希望淮安多学学。”
也有市民担心,这个活动可别来也匆匆去也匆匆,让整治成为兴师动众、劳民伤财的应景之作。
有人指出,在我们的文明程度还没到靠自律就能约束的阶段,单靠劝导和曝光解决不了根本,城市文明管理还应有更为细致和得力的约束手段。西方国家的管理人员没我们多,横穿马路这样的陋习比我们少,主要靠的是严格的法律:红灯一闯,不良记录背一辈子,银行贷款受限,保险公司保费增加。而像这样与信用挂钩的让人“不愿为、不敢为”的制度设计,我们很缺失。 作者:蔡志明